山东舰的甲板上掀起了强烈的狂风,一架歼-15舰载战斗机迅猛地冲上了蔚蓝的天空。它那灰蓝色的涂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挂载的霹雳-12导弹在阳光照射下泛着冷冽的光芒,而喷射出来的热浪让甲板上的水兵们不由得眯起了眼睛。这一幕是中国海军现役66架歼-15舰载机日常训练的一部分,但这些战斗机却正面临着发展的十字路口。尽管它们仍在服役,但歼-15这架“飞鲨”战斗机,经过13年的服役期,似乎在许多人眼中,已经开始被贴上了“性能不足”的标签。然而,它们依然展现着不小的战斗力,其未来的走向,关乎着整个西太平洋的战略格局。
歼-15的尴尬处境,仿佛是一个正在经历“中年危机”的存在。作为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舰载战斗机,它曾创造了设计到首飞仅10个半月的世界纪录,军迷们纷纷称其为“争气机”。然而,如今它不得不与美军的F-35C隐身舰载机一较高下,面对这一新型战机,歼-15的劣势逐渐显现。歼-15的早期型号仍使用的是机械扫描雷达,其多目标追踪能力远逊色于“超级大黄蜂”的APG-79雷达。而且,歼-15缺乏内置弹舱的设计,外挂导弹时雷达反射面积大增,成了敌方雷达的“活靶子”。更为令人遗憾的是,歼-15的现役机队中,超过一半的飞机服役不满5年,而最新的型号甚至是在去年才刚刚交付部队。
展开剩余79%然而,在甲板上,水兵们对这架“老爷机”却充满了复杂的情感。歼-15的12个武器挂点让它能够同时携带霹雳-15空空导弹和鹰击-91反舰导弹,一次出击便能执行防空与反舰双重任务。去年,在西太平洋的一次演习中,4架歼-15挂载24枚鹰击-83K导弹,模拟发起对敌舰编队的饱和攻击,直接让“蓝军”陷入了系统瘫痪的困境。但即便如此,歼-15的沉重代价也显而易见——在滑跃起飞时,它的最大载弹量被限制在5吨以内,这意味着一旦挂载4枚导弹,它就得牺牲1/3的燃油,使得作战半径从1500公里锐减至900公里。
然而,转机的曙光出现在山东舰的电磁弹射试验场。今年4月,编号为1518的歼-15T原型机在电磁弹射器的助推下呼啸升空。这架弹射版“飞鲨”前起落架的粗壮程度堪比象腿,金属闪光的弹射拉杆更是吸引了无数眼球。最令军迷们为之沸腾的是,这款飞机抛弃了曾经使用的俄制AL-31F发动机,换装了国产涡扇-10H“海太行”发动机,尾喷口的锯齿设计使得红外信号降低了60%。这款发动机推力达到13.2吨,使歼-15T能够实现满油满弹起飞,在33吨的极限重量下,仍然能携带8吨弹药,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效能。甲板上的调度员老张笑着表示:“以前滑跃起飞得清空半条跑道,现在弹射间隔只有45秒,简直像下饺子一样。”
歼-15的终极进化方向令人惊讶地指向了“变形金刚”。在辽宁舰的机库内,双座型歼-15S正指挥着两架攻击-11无人机,后座的武器操作员只需在触摸屏上划动手指,无人机群便迅速分为两组,包围并攻击“敌舰”。更令人震撼的是,隔壁机位上的歼-15D电子战机,其机头取消了航炮,取而代之的是安装了相控阵雷达干扰器,而机翼尖端挂载着一个如足球般巨大的电子战吊舱。去年,在台海演习中,这种“电磁刺客”成功压制了模拟敌舰的宙斯盾系统,为随后的攻击机群开辟了电磁作战空白。
而在总设计师孙聪的实验室中,更加大胆的设计方案正悄然酝酿。一架歼-15T的模型机翼被换成了折叠式复合材料,并在蒙皮上覆盖了柔性太阳能薄膜。工程师小王透露,下一代歼-15可能会采用智能蒙皮技术,当雷达开机时,它会自动通电并变形,将反射波偏转到无害方向。更现实的升级已经在进行中:歼-15B型换装了直径1米的有源相控阵雷达,其探测距离已经提升到200公里;座舱内的衍射平显面积扩大了两倍,即便是戴着夜视镜的飞行员也能清楚地看到各种战斗数据。
美国军方的情报官员则对福建舰甲板上出现的“三机同框”画面感到焦虑——弹射型歼-15T、隐身战机歼-35、以及电子战型歼-15D的组合,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战术配置。歼-35负责隐身突击,歼-15T则在后方提供强力火力支援,电子战机型则随时准备切断敌方的数据链。五角大楼的报告对这一配置感到深深忧虑,直言“中国正在复制美国‘超级大黄蜂-咆哮者-闪电II’的配置,但成本仅为我们的半数。”
尽管歼-15的“谢幕”似乎早已注定,军事专家根据计算得出,福建舰即使搭载了24架歼-35,辽宁舰和山东舰仍然需要至少80架舰载机来填满甲板。这意味着现役的66架歼-15将至少服役到2035年,经历三次大修升级。南海舰队副司令员李明形象地将歼-15比作“家里的柴油发电机”,平时虽然显得笨重,但一旦遇到紧急情况,它的作用不言而喻。
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山东舰飞行甲板上,另一架歼-15拖着尾钩精准地勾住了拦阻索,机体在着舰时剧烈震动,机翼上“飞鲨”标志的漆皮已显斑驳。然而,驾驶它的95后飞行员清楚地知道,这架曾被质疑“过时”的战机刚刚完成了连续72小时的战备巡航,并创下了单日32架次起降的纪录。虽然新型舰载机在电磁弹射器上飞速升空,但这些略显笨重的“老牌战机”依然是中国航母走向深蓝的最坚实支撑。正如罗阳总设计师在歼-15首飞前所写下的那句话:“有些翅膀生来就要负重,因为它们托举的是整个民族的飞翔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